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探望权纠纷案

--未按时支付抚养费并不能导致探望权的丧失

  发布时间:2015-05-06 17:31:53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探望权  抚养费

    裁判要点

    父母离婚后,支付抚养费一方未按时支付抚养费,并不因此丧失对子女的探望权,抚养子女一方不能据此拒绝其探望子女。

    相关法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案件索引

    一审: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2014)龙法初字第391号(2014年9月29日)

    二审: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汴民终字第1910号(2015年1月27日)

    基本案情

    原告左某某诉称:原、被告因感情不和于2013年11月由龙亭区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闫某甲抚养。自离婚后,原告多次发信息、打电话、请朋友帮忙劝说被告让原告探视孩子,但被告一直以各种方式拒绝。原告无奈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原告每周六、周日两天带孩子,周日晚上送还被告,每周内不定期看望孩子一次,寒暑假孩子由原告抚养。

    被告闫某甲辩称:原、被告于2013年11月被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抚养,原告每月支付抚养费650元,并判令原告支付给被告共同财产现金20000元。判决生效后,原告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不尽作母亲的义务。被告要求原告先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再谈探视孩子的问题。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左某某与被告闫某甲于2010年10月25日登记结婚,于2011年6月21日生育一子,取名闫某某。后因双方感情不和,闫某甲诉至本院要求与左某某离婚,本院于2013年11月18日判决双方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闫某甲抚养,左某某每月支付抚养费650元。左某某不服提出上诉,后撤回上诉。判决生效后左某某未按判决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闫某甲拒绝其探望孩子,双方就探望孩子问题协商未果,左阿萍起诉,纠纷成讼。

    裁判结果

    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于2014年9月29日做(2014)龙法民初字第391号民事判决:

    一、原告左某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每月可探望四次,于每周六的上午9时至下午18时将儿子闫某某从被告闫某甲处接走、送回。被告闫某甲有协助的义务。 二、驳回原告左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提出上诉,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1月27日做出(2014)汴民终字第1910号民事判决,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开封市龙亭区法院认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基于血缘关系自然形成,不因父母或其他法律事由而割裂,一方探望子女,另一方应予协助。本案中,原、被告离婚后,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抚养,原告应按生效判决支付抚养费,同时也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原告未支付抚养费,被告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但不能因此拒绝原告探望孩子。故对原告要求探望闫某某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告的探视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本院酌定以每月四次为宜。对原告过高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本案中,左某某与闫某甲关于探望权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一审法院依照本案案情,酌定每月四次并无不当,闫某甲的上诉理由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信。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案例注解

    当前社会情况下,在离婚案件中,父母离婚后子女归父亲抚养是一种很常见的事。基于在婚后及离婚诉讼中双方积攒的矛盾,离婚后作为未抚养子女的女方,在探望子女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本案,闫某甲以左某某未支付抚养费为由拒绝其探望孩子,看起来是在维护孩子的权益,岂不知,这对孩子的另一次伤害。当然左某某也应该及时的支付抚养费,收入不高并不能作为其不按时支付抚养费的理由。在婚姻的经营过程中,婚姻的破裂不能归咎一方,为人父母者,既然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就应该共同努力尽量将因父母分离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因为抚养费等等问题再将夹在中间的孩子一再的伤害。

    附裁判文书:

                                   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4)龙法民初字第391号

    原告左某某,女,汉族,19**年**月**日生,住河南省开封市,身份证号码:************。

    被告闫某甲,男,汉族,19**年**月**日生,住河南省开封市,身份证号码:************。

    原告左某某为与被告闫某甲探望权纠纷一案,于2014年6月17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4年9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左某某、被告闫某甲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左某某诉称:原、被告因感情不和于2013年11月由龙亭区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闫某甲抚养。自离婚后,原告多次发信息、打电话、请朋友帮忙劝说被告让原告探视孩子,但被告一直以各种方式拒绝。原告无奈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原告每周六、周日两天带孩子,周日晚上送还被告,每周内不定期看望孩子一次,寒暑假孩子由原告抚养。

    被告闫某甲辩称:原、被告于2013年11月被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抚养,原告每月支付抚养费650元,并判令原告支付给被告共同财产现金20000元。判决生效后,原告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不尽作母亲的义务。被告要求原告先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再谈探视孩子的问题。

    经审理查明:原告左某某与被告闫某甲于2010年10月25日登记结婚,于2011年6月21日生育一子,取名闫某某。后因双方感情不和,闫某甲诉至本院要求与左某某离婚,本院于2013年11月18日判决双方离婚,婚生子闫某某由闫某甲抚养,左某某每月支付抚养费650元。左某某不服提出上诉,后撤回上诉。判决生效后左某某未按判决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闫某甲拒绝其探望孩子,双方就探望孩子问题协商未果,左某某起诉,纠纷成讼。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书等在卷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基于血缘关系自然形成,不因父母或其他法律事由而割裂,一方探望子女,另一方应予协助。本案中,原、被告离婚后,婚生子闫某某由被告抚养,原告应按生效判决支付抚养费,同时也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原告未支付抚养费,被告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但不能因此拒绝原告探望孩子。故对原告要求探望闫某某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告的探视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本院酌定以每月四次为宜。对原告过高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左某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每月可探望四次,于每周六的上午9时至下午18时将儿子闫某某从被告闫某甲处接走、送回。被告闫某甲有协助的义务。

    二、驳回原告左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50元,由原告左某某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员  陈姝亭

                                                                   二○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代 书记 员  李一文

责任编辑:龙亭法院--陈磊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13679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