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民间借贷纠纷案

——对无借据的民间借贷纠纷的处理

  发布时间:2015-05-07 17:14:50


    关键词  

    民事  民间借贷  无借据

    裁判要点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对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的主张,应有证据予以证明。但基于双方系亲属关系,借款人认可并同意偿还借款的,即使无借据,也予准许。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案件索引

    一审: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2013)龙民初字第652号(2014年3月7日)

    基本案情

    原告王某某诉称,原告与被告金某系母子关系,二被告在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为经营生意及为二人婚生女金某某办理出国留学期间分别向原告借款共计186500元,其中在曹门做生意给金某3500元、买房给金某2万元、修鱼塘给了5万元,打围墙给13000元,其女儿出国时给金某10万元。因是母子关系没有打条,原告后来才知道二被告离婚的事实,因被告金某口头承诺还款且碍于母子关系迟迟未予起诉。现二被告离婚既成事实,借款返还无望,故诉至法院,请求二被告返还原告借款186500元。

    被告金某辩称,原、被告双方系母子关系,被告金某从原告处借款没有打条符合人情及规则,原告要求的186500元是他借的,被告金某同意偿还,但是借的钱用于做生意、孩子上学、留学及生活了,借的这个钱被告胡某某也花了,故该几笔借款应该由被告金某和胡某某两个人共同偿还。

    被告胡某某辩称,该借款不存在,不构成被告二人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原告的债务。理由如下:1、被告二人已经离婚,是无利害关系的民事主体,而原告与金某是母子关系。金某在原离婚诉讼中,为达到其多分财产的目的,就与原告串通、虚构借款,被告胡某某对此根本就不知道,在原离婚诉讼的一、二审中,特别是在财产分割的过程中,金某从未向法院提出过此项借款,对此,胡某某坚决不予认可。2、在没有借条、收条和相关的收款和付款凭证证明其实际支付该借款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该借款实际发生。3、根据胡某某提供的证据来看,金某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平时花费及女儿留学的费用,根本就不可能向亲戚朋友借款,因此该借款是不存在的。

    经审理查明,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金某系母子关系,被告金某、胡某某于1993年9月22日登记结婚,原系夫妻关系,胡某某于2011年8月1日起诉至本院要求离婚,2012年12月5日本院依法作出(2011)龙民初字第311号民事判决,解除二被告的婚姻关系,二被告均不服提出上诉,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5月28日作出(2013)汴民终字第386号民事判决书,驳回双方上诉,维持原判。原告王某某称,在二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经营生意和其婚生女儿出国被告金涛向原告借款186500元。被告金某对借款事实予以认可,并同意偿还。

    另查明,二被告于2012年9月1日达成协议书,为女儿金某某出国存入金某某名下30万元专用于支付其出国、学习所需的一切费用。

    裁判结果

    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于2014年3月7日作出(2013)龙民初字第652号民事判决:

    一、被告金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原告王某某借款185000元。

    二、驳回原告王某某对被告胡某某的诉讼请求。

    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原告王某某提交的工商银行取款凭证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金某向其借款186500元的事实,但基于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金某系亲属关系,且被告金某同意偿还,故法院予以准许。但原告请求被告胡某某偿还借款的请求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注解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货币等借给另一方,另一方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借款过程中,出借人一定要借款人出具借据,对于大额款项,还应保存汇款凭据等,不能因为双方系亲戚、亲属、同事或朋友关系而忽视,否则,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在没有借款借据等,借款人不认可,又无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则债权人的诉讼请求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但如果双方系亲属关系,借款人认可并同意偿还借款,且符合法律原则的,即使无借据,法院也予准许。由此,本案虽无借据,但被告金涛认可并同意偿还借款且不违反法律原则,而被告胡某某不认可借款,则法院依法作出了相应的上述判决,是合法、正确、适当的。

附1:裁判文书

                                     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龙民初字第652号

    原告王某某,女,汉族,19**年**月**日生,住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身份证号码41*****************。

    被告金某,男,满族,19**年**月**日生,住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玉皇庙街***********。身份证号码41*****************。

    委托代理人杨凤磊,河南顺河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

    被告胡某某,女,汉族,19**年**月**日生,住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身份证号码41*****************。

    委托代理人刘洪建、陈盼盼,河南千盛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

    原告王某某诉被告金某、胡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某、被告金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杨凤磊、被告胡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洪建、陈盼盼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被告双方系母子关系,二被告在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为经营生意及为二人婚生女金某某办理出国留学期间分别向原告借款共计186500元,其中在曹门做生意给金某3500元、买房给金某2万元、修鱼塘给了5万元,打围墙给13000元,其女儿出国时给金某10万元。因是母子关系没有打条,原告后来才知道二被告离婚的事实,因被告金某口头承诺还款且碍于母子关系迟迟未予起诉。现二被告离婚既成事实,借款返还无望,故诉至法院,请求二被告返还原告借款186500元。

    被告金某辩称,原、被告双方系母子关系,被告金某从原告处借款没有打条符合人情及规则,原告要求的186500元是他借的,被告金某同意偿还,但是借的钱用于做生意、孩子上学、留学及生活了,借的这个钱  被告胡某某也花了,故该几笔借款应该由被告金某和胡某某两个人共同偿还。

    被告胡某某辩称,该借款不存在,不构成被告二人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原告的债务。理由如下:1、被告二人已经离婚,是无利害关系的民事主体,而原告与金某是母子关系。金某在原离婚诉讼中,为达到其多分财产的目的,就与原告串通、虚构借款,被告胡某某对此根本就不知道,在原离婚诉讼的一、二审中,特别是在财产分割的过程中,金某从未向法院提出过此项借款,对此,胡某某坚决不予认可。2、在没有借条、收条和相关的收款和付款凭证证明其实际支付该借款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该借款实际发生。3、根据胡某某提供的证据来看,金某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平时花费及女儿留学的费用,根本就不可能向亲戚朋友借款,因此该借款是不存在的。

    经审理查明,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金某系母子关系,被告金某、胡某某于1993年9月22日登记结婚,原系夫妻关系,胡某某于2011年8月1日起诉至本院要求离婚,2012年12月5日本院依法作出(2011)龙民初字第311号民事判决,解除二被告的婚姻关系,二被告均不服提出上诉,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5月28日作出(2013)汴民终字第386号民事判决书,驳回双方上诉,维持原判。原告王某某称,在二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经营生意和其婚生女儿出国被告金涛向原告借款186500元。被告金某对借款事实予以认可,并同意偿还。

    另查明,二被告于2012年9月1日达成协议书,为女儿金某某出国存入金某某名下30万元专用于支付其出国、学习所需的一切费用。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书证协议书、取款凭证等证据在卷作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原告王某某提交的工商银行取款凭证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金某向其借款186500元的事实,但基于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金某系亲属关系,且被告金某同意偿还,故本院予以准许。但原告请求被告胡某某偿还借款的请求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金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原告王某某借款185000元。

    二、驳回原告王某某对被告胡某某的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4030元,由被告金某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王培霞

                                                                     审  判  员  万朝阳

                                                                     人民陪审员  王美廉

                                                                     二○一四年三月七日

                                                                     书  记  员  魏  娟

责任编辑:龙亭法院--陈磊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136883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