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看青年法官谱写执行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4-08-05 17:12:40


    青年法官肩负着传承历史与迈向未来的特殊使命和任务,是司法审判的重要新生力量,是人民法院审判事业的未来。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吴泽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这样说过:“整个司法文化的改变,以及司法机关社会形象的改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青年法官的努力。新陈代谢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中国司法机关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青年法官能成长为什么样子。

注重效率:为让案件早一点执行

    夏阳,1979年生,现任龙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政委。他曾在军队流血流汗保卫边疆,现在他脱下军装、穿上法官服,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力维护法律尊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大家都赞他办案利落不畏难,堪称青年豪杰。在今年的10月10日,申请执行人曹某等6名农民工心急火燎来到法院向承办法官夏阳反映:被执行人吴某此时在永城某地打工,有可能工程完成后会转移,迫切请求法院尽快执行,兑付工资4.5万余元。面对眼前农民工求助的眼神,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夏阳立即拨起了吴某的电话,一次、二次、数次都是关机提示。“你们暂不要焦急,先回家等着,待我查实情况后立即通知你们,力争把问题及早解决,再不让你们跑腿”,夏阳坚定地说。

    夏阳调查中发现吴某本人没有房产并且对多家银行查证核实其银行中也没有可供执行的存款。尽管如此,夏阳并没有气馁,通过三天的调查走访得到了被执行人吴某在商丘永城的具体地址。随即办理好相关手续赶赴永城,当执行人员出现在被执行人面前时,被惊呆了,当即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六名农民工也于当天如愿拿到了血汗钱。此案从立案到办结仅用四个工作日,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态度也为他赢得了“铁腕执行,真情扶弱”的美誉。

温情办案:为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

   李领海,我院执行局一名20出头执行员,别看他个子不高,胖胖的,但是跑起案子,就别能吃苦、特别有耐心、特别有办法。据统计,领海在执行局工作不到二年的时间,累计执行各类案件130余件,执结金额430万元有余,且无一错误执行、无一执行回转、无一不良投诉。且两次被院里和市里评为先进个人,其工作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如今在一些老赖面前却不灵了。在2012年的3月份我院执行局接到了一起申请支付书款一案,申请人扈某是一位65岁的老人,平时帮书店运书挣个脚力钱,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自己和女儿的生活开销。

    2011年12月份扈某为一个乡里的幼儿园园长裴某送去价值4000元的红砖,书送到后裴某称现钱不够,希望出具一份欠条保证月底前把钱送去书店,由于裴某一直都在扈某送书的书店订书,扈某觉得应该没有问题便一口答应了。后扈某找裴某多次催要,裴某以种种理由拒不还款。随后扈某再去找时,被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告知裴某已将幼儿园转让,这边要款无门,书店那边又催书款催的紧,而且由于这次书款的拖欠书店已经不再给扈某送书的活了,眼看着这个年都过不下去了,无奈扈某只好到法院申请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李领海到幼儿园去了解情况,园内工作人员反映由于裴某已经把这所幼儿园转让出去了,她们也不知道裴某在哪。李领海又根据裴某在审理期间提供的住址,经调查同样是假的。无奈李领海再次返回幼儿园,从幼儿园附近的住户入手挨家询问,问到有一户时,发现女主人的眼神有些闪躲,凭直觉李领海相信她肯定知道些什么,抓着这一点,李领海说明来意和事情的原由,希望她能帮帮忙,女主人考虑了一会,说:“裴某家好像在本市“北郊”一带,至于什么村就不知道了。”然而,北郊乡大大小小的村庄就有22个,找出被执行人谈何容易,李领海没有气馁,而是多方打听,不间断寻找。整整跑了5天,人虽累得精疲力竭,但最终找到了被执行人裴某。一开始,裴某态度强硬,坚决不同意归还欠款。对于此类人,李领海自有对策,以叙家常、谈法说理等方式,拉近与被执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用自身的言行感动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创新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赋予了青年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历史重任。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法官,要更加珍惜所处的依法治国的时代,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人民法官的蓬勃朝 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将公平与正义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实践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推动者法院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龙亭法院-陈磊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13546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