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张碧薇:坚守初心 忠诚奉献 做公正廉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发布时间:2022-03-29 10:46:46


    张碧薇,女,34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庭庭长、一级法官。先后荣获“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称号、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开封市禁毒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2020年4月,张碧薇参与审理的涉黑案件被省委政法委、省扫黑办确定为全省涉黑案件审理的样板,审判经验和做法被省委政法委、省扫黑办在全省范围内予以推广,该涉黑案的防疫及顺利开庭被省扫黑办评为疫情防控下案件开庭的标杆,参与审理该案的专案组被河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2021年6月审理的被告人宋某贩毒案入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毒品犯罪六大典型案例。不忘初心,视忠诚奉献为使命

    提升素质,视勤奋学习为责任

    学习是一种责任和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和境界,如果法官自身法律知识掌握不牢,就不可能办出高质效的案件。随着法院工作量逐年增加,员额法官少的现实状况,龙亭区法院刑庭自2017年开始除了审理刑事案件外还受理各类民事案件。面对新的工作情况,张碧薇一直把学习业务放在重要位置,她一直认为,年轻法官只有多干工作、多办案件,才能在办案实践中学到以前未涉及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通过近几年各类民事案件的办理和自觉勤奋的学习法律业务知识,使她拓宽了办案思路,裁判文书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参加工作以来,张碧薇所承办的多起新型案件,没有一起改判引发信访,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2020年5月,龙亭公安分局破获了“6.03”特大销售假冒耐克、阿迪达斯运动品牌案。该案属于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是保护知识产权和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去年10月,该案在龙亭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因此类案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影响力和普遍教育性,张碧薇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此案通过播出案件侦破、公诉、审理过程,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此案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2021年4月,张碧薇到河南大学法学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让在校大学生“零距离”感受法庭氛围,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庭审结束后,张碧薇以案说法向旁听学生们详细讲解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告诫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切莫贪图眼前的利益而误入歧途,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触碰法律底线,耽误了美好的前程。

    2021年8月,龙亭区法院受理多起系列倒卖文物案,张碧薇主动邀请开封市电视台直播庭审现场,通过庭审直播向公众开展法制宣传,对公众进行了普法教育,该节目在开封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并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采用。

    在工作学习的同时,张碧薇也注重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在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为了实现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的无缝对接,她通过庭前与市看守所、区驻所检察室不断沟通,利用检察院“远程庭审系统”审理刑事案件,由“远程提审”变“远程庭审”,既保证了刑事案件如期开庭,又最大限度保障了各方诉讼参与人的健康安全,这也是全市法院与市看守所联系对接,疫情防控期间第一例远程视频庭审,保证了疫情期间庭审不间断,充分利用了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健康安全,做到了审判工作在线运作不打烊,线下服务不打折,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关怀和温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省高院胡道才院长对此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法院推广。

    恪尽职守,视公平正义为灵魂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灵魂和生命线。在审判工作中,确保公平正义是法官的神圣职责。追求公正是法官的核心价值,真正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公平和正义。因此,在审理每一起案件中,张碧薇都认真查阅案件材料,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态度都不偏不倚,全面客观的收集、调查和分析证据,切实查清客观事实,杜绝主观办案,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使案件得以公平公正处理,保证当事人正当、合法权益的实现。

    2019年7月11日,龙亭区柳园口乡大李庄村村民宋某和妯娌白某,因在田间过路问题发生争执,继而引起撕打,致白某突然倒地昏迷,经送医不治而亡。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7月12日,宋某被龙亭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后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诉至龙亭区法院。审理中,被害人白某家属提起79万余元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扬言赔偿一分钱都不能少,否则绝不会放过被告人一家。张碧薇深感此事如单纯就案办案,有可能会引发恶性事件。在双方情绪激动,对抗性强,矛盾分歧大的情况下,法官耐心细致、入情入理的有效调解就成了释放双方当事人情绪的有效途径。历经多次调解,在多方的参与下,法、理、情多管齐下,最终消除了两家的对立情绪,握手言和,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审判工作中,张碧薇不只是关门办案、孤立办案、一判了之,而是重视运用案件加强法制宣传,把办案法庭变为法制宣传的阵地和课堂。几年来,张碧薇坚持把有社会教育普遍性的案件联合区检察院将庭审现场带到准堤街小学、梁苑小学、柳园口中学等学校现场开庭,对中小学生及家长、教师进行扫黑除恶政策的法律宣传教育。为了提高民众的法律素养,在去年宪法宣传日举行了以案释法案件旁听活动,邀请了河大学生、社区干部及居民代表走进法院,实地参观,零距离接触法院日常审判工作,使民众进一步了解法院,了解法官,充分发挥了社会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也使法官能及时倾听社会对司法的新期盼、新要求。从而使审判更加贴近群众,增强法院工作和法官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

    牢记宗旨,视人民满意为目标

    人民法官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着深厚感情为人民群众着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和期待。因此,在办案过程中,张碧薇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既解当事人法结,又解当事人心结,收到双重效果。

    2019年12月26日凌晨,被告人杨某与被害人马某在自己家中,因感情纠葛发生争执。被告人杨某持刀向被害人马某头部及脖子猛刺数刀,致其休克。公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向法院提起诉讼。审理中,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共计50万元。被告人家属以被害人婚内多次出轨,存在重大过错为由,扬言要对被害人及其亲属实施报复。为避免重大恶性事件的再发生,张碧薇把适用法律的精、准与深入、细致的调解灵活结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法庭调解无果后,张碧薇和龙亭区法院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中心同志宋付振亲临双方当事人家中促膝调解,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她们的良苦用心,争取用真情感动双方,用道理说服双方,法情并重。通过集思广益,坚持不懈,因势引导,本着动真情、讲道理、重法律的原则,做深入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终使案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化解,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加强修养,视清正廉洁为操守

    如果说追求公正是法官必备的基本品质,那么廉洁司法则是法官的第一品格。张碧薇始终坚持筑牢廉洁堤坝,严格自律,守住道德底线,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扰,刚正不阿、廉洁无私、公正审判。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界定自己的社交圈、娱乐圈和朋友圈,保持“慎独”的本色,坚决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法官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手中法槌敲响的那一刻,法官就是维护法律正义的化身。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张碧薇坚信法官的舞台不在灯红酒绿之中、高谈阔论之间,而是在庄严的法庭之上、高悬的国徽之下、清脆的法槌声之中。十余年来,张碧薇每次举起法槌时都深深感到自己的法责之重大,每次审判维护的都是法律神圣与尊严。

责任编辑:李阳    


关闭窗口

您是第 913610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