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赔偿的问题解决了,还找到了一个好老板。李老师,是您将我从冰窟窿里拉了出来,送入了温暖的幸福窝。您就是我的恩人啊!”这是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员李佩鲜老师在调解完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后收到的当事人的感谢。原本是剑拔弩张的侵权人与受害人,现在却能成为和谐的雇主与雇员,调解员李佩鲜老师在调解过程中究竟用了什么样办法,才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李老师的一望、二闻、三问
2个月前,在开封打工的一小伙骑着一辆拉货三轮车撞伤了一位老先生,由于受伤不轻,老先生住院医疗花费了16000元医疗费。小伙家中困难,每月只有1500元左右的打工工资,实在不足以赔偿老先生全部医疗费,双方就医疗费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法官就带着双方当事人来到了龙亭区法院人民调解员办公室。
一位头发微灰白、面相和善、穿着整齐的老先生紧随法官之后走了进来,后面隔了有一段距离,才跟着一个穿着一件单薄的、破旧不堪的工装小伙子,看起来二十岁左右,又黄又瘦的,有些畏手畏脚,他的头一个劲儿地往下低着。凭着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我一眼看出这小伙子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而老先生看起来应该是个明事理的人。于是我主动请缨来调解这起案子。
在简单询问了老先生的诉求后,我决定先和小伙聊聊。原来小伙来自湖北一个贫困的家庭,以前干过装修工作,现在在开封的一个工地打工,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除了日常生活外,还要寄一部分钱回去,每个月几乎剩不下多少钱。更糟糕的是前段日子,在工地受了伤,工地老板不管医药费,他一个外乡孩子,也不敢去找工地老板讨要。考虑到小伙的情况,我只能把调解的重心放在老先生身上,不断地做老先生的思想工作。老先生有些动容了,我提出让小伙赔偿一半的钱吧,但老先生有些嫌少,他的老伴更是坚决不同意。
李老师切“脉”解“症结”
调解一时陷入了僵局中,我明白老先生的老伴,才是决定这个案件是否调成的关键点,我决定先再跟老先生聊聊,最后再去做他老伴的工作。
老先生说到他是搞装修的,是一位老板。我灵机一动,那事情不就好解决了吗?我告诉老先生小伙子也搞过装修,懂得技术,可以让他跟着你干活。一个月给他2500元的工钱,赔偿费减半,这样下来,3个月差不多就能赔完医疗费。
同时我也从法律角度告诉他这起案件执行的难度,我说万一人不在这干活回老家去了,到时候你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也不一定能找到人。我一步一步地说服老先生,老先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说只要他的老伴同意,就这么办。
于是,我又开始耐心地做老先生老伴的工作。终于,老先生老伴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我把他们三人聚到了调解室。
老先生的老伴见到小伙子便上下打量了一番,看到她满意的眼神,我赶紧开口:“还等啥呢,这么老实巴交的孩子,白天在你那干活,晚上可以看护工地,你们赶快把人孩子领回家。让他吃顿饭,洗个澡,给他买身衣服,从此他就是你们的干儿子了,有机会给他找个对象,让他在这儿安个家,就可以伺候你们两老口下半辈子了!”听了我的话,他们三人哈哈大笑,一起愉快地离开了法院。
这起纠纷已经调解完有一段时间了,但我始终无法忘记,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间,给初做调解工作的我带来了温暖和勇气。
一周前,我打电话给小伙子和老先生做跟踪回访工作,得知了双方相处融洽,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
后记
龙亭区法院人民调解员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月1日, 共有专职调解员七名,因疫情原因4月份开始进驻法院调解案件。他们坚持学习法律知识,真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努力将调解工作做到极致,截止11月底,共接收案件1093件,调解结案1058件,调解成功762件,调解成功率72%,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率98%,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当事人的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