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天,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的拓展训练已经圆满结束了。一回来,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欣赏”起带回来的照片,训练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让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丰富、具体和深刻。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从来没有过的震撼。
忘记自己的姓名、性别、职务,从入营的那一刻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飞鹰。难得的集体生活,让大家感到新奇、温馨,大家放下了工作时的严肃和谨慎,开始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很快就记住了彼此的代号;但真到了比赛时,绝不会手软放水,有时还会刺探个小情报,非要争个高下。记得开营仪式之后木马教练问大家说谁参加过拓展训练时,我很吃惊只有我一个人举手。其实我所经历的唯一一次拓展训练是在预备法官培训时法官学院组织的,因为偏重趣味性,是些传递信息之类的游戏,很简单。但从众志成城项目开始后,我就发现我错了。两次拓展训练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在一个层面上嘛。
印象深刻的是,参加穿越电网项目时,一开始大家跃跃欲试,但却发现,单靠个人根本无法通过,只能白白牺牲。星辰教练及时带领我们总结教训。在队长“木糖醇”刘军的指挥下,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根据网格的大小和队员的体形合理安排,他自己却选择了最后穿越。通过的过程非常艰难,有人指挥、有人帮助、有人监护,“抱、抬、托、举”各种手段都用上了,每托起一个同伴,我们都小心冀冀,凝神屏气,每个人都一遍遍地说着:“慢点慢点,衣服衣服,鞋……”不管负责哪个部位,当伙伴的重量传到自己的手掌时,心中只有一种信念,就是成功完成任务,我们别无选择,否则付出的就是队友的生命。最后,只有“清茶”陈红同志为了保护队友光荣牺牲了。按照事前的规定,全队一起做了五个俯卧撑,胳膊很酸,心里很甜。
高空跨越项目中,队长帮助每一个队员穿戴装备。我们为每一个队友加油,目送他们一个一个爬上8米的高杆,每完成一个步骤都热烈地鼓掌高呼。特别了不起的是代号“和谐”的赵雪霞。她工作时就偶尔因为血压低感到头晕,加上第一天吃坏了肚子,身体比较虚弱,但依然坚持站上断桥。只见她大口大口地呼吸,腿也不停使唤地抖动,久久不能站立,拼命抓住手中的绳索。1米2的距离在地面上根本不算什么,但在那时,特别是女同志,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说实话,地面上的我们真替她捏了一把汗,看到她那痛苦的样子,我们不断的加油打气,鼓励她,让她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实我们看得出她尽了全力,完不成也没有关系。但她终于战胜自己,跨了出去,完成了挑战!安全落地时,她哭了,泪里有着心有余悸,但我想更多地是挑战胜利后的喜悦和不敢相信。之后,恐高症挺严重的刘永麟也鼓足勇气发起挑战。上山容易下山难,和他一起爬过黄山的同志都知道,他下山时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挪下来的,虽然没能完成挑战,但你们都是好样的,为你们骄傲。
挑战NO.1项目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挑战第二天的下午,但我们的斗志依然满满。可能之前千手观音中的失利让我们必胜的决心更加强烈。于是,经队友们充分协商后,定下了与其他两队不同的挑战顺序。在教官的指导下,我们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是真的比赛,不放过一秒钟的时间,不断重复的练习。还没开始比赛,衣服都已经湿透了。比赛时,我们不断加快速度,减少失误,以1分多钟的成绩赢得了胜利,成为了NO.1。只有付出,才可能有收获。一个字,痛快!
挑战毕业墙时,李领海、孙江涛、张广永、郝杰、许柯,请原谅我不能完全罗列他们的名字,因为,挑战一开始,数不清的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上前搭起人梯,用并不厚实的肩膀撑起队友。当栗局倒挂着拉起最后一名队友时,全场起了雷鸣般地掌声和欢呼声,我们成功了!大家跑过去握手、拥抱,或者只是用眼神寻找托住、拉起自己的那双手、那副肩,不断感谢着每一个人。这个人也许做了人梯,肩膀早已红肿;也许拼命加油呐喊,声音变得沙哑;哪怕是为了不连累队友,使尽了自己的全力,都值得尊敬,值得感谢。这一刻,我们让“团队”这个词变得格外的神圣和伟大。
返程的路上,回顾拓展训练的全过程,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放下了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疲惫和烦心,彻底打消了各行其是、我行我素和自私自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抛弃每位队友,不放弃每次努力,同舟共济,无所畏惧,发掘了潜力,超越了极限。所以,我们收获了挥洒汗水,踏上归途的轻松。我们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们将带着更强责任心、使命感重新出发,踏上打造一流法院的新征程。我为我能处于这样一个有默契的团队而感到荣幸。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论我们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够手牵着手共同去克服。因为大家不仅是我的同事,更是我永远可以信任、依赖的队友。感谢院领导提供了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教官全程陪伴,保护我们的安全,感谢大家,你们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