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方便快捷,同时因密码保管不当引起的经济纠纷也是越来越多。
据了解,被告郑某与原告李某是朋友关系,2018年3月,郑某借用李某支付宝蚂蚁花呗透支8000元,随后未经许可使用李某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内金额28000元,后郑某立下借条同意在2018年10月1日前还清36000元。但是郑某在还款8000元和蚂蚁花呗5000元后,剩余欠款再也没有归还,无奈之下的李某向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审理阶段,在龙亭区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郑某一次性偿还李某3000元,剩余欠款每月7号之前向原告偿还2000元,直至将借款清偿完毕。调解协议书生效后,郑某依然以各种理由推诿耍赖,逃避履行。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考虑到被执行人郑某与申请执行人李某系多年的朋友,双方之前关系不错,执行法官在基于生效调解内容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双方进行和解,希望郑某能主动履行还款义务。经过执行法官多次耐心的释法明理之后,郑某依然不为所动,明确表示没有能力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在“四查”未发现其财产线索的情况下,依法将郑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深感生活当中处处受限的失信被执行人郑某,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希望法院能够解除对其采取的失信、限高措施。执行法官明确告知郑某,只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还款义务,才能依法对其解除失信、限高司法惩罚措施。
7月23日下午,被执行人郑某积极争取了申请执行人李某的谅解,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在双方当事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后,执行法官也依法将李某失信、限高解除。至此,该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最后执行法官也温馨提醒大家,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支付会越来越普遍,个人账户的隐私就变得极为重要,大家在享受支付软件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不可轻易将密码告诉别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