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三尺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近日,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历经多次调解,采用柔性执行巧用典故的方法,成功执结一起物权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再续邻里情。
原来,原告李刚与被告王军本是邻居,2017年11月李刚翻建自家房屋时,王军以原告东边围墙占用自家宅基地为由将其拆除近十米。多年近邻一朝成仇,在当地村委会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李刚诉至龙亭区法院。经过法院判决后,王军依然态度强硬,拒绝原告动工。无奈之下,李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随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考虑到该案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双方的邻里关系,不能就案办案,应该解开当事人之间的心结,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龙亭区法院执行法官认真听取了双方的想法和意见后,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出发,不辞辛苦多次调解,并借用法院调解室墙上“三尺巷”的历史典故,巧打感情牌,从邻里小事入手对双方进行劝导,看到双方对立情绪慢慢化解,执行法官抓住案件症结所在,继续耐心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法律威慑下以及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中,双方握手言和,被拆围墙在两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又重新被修好。一场纠纷在和谐中落幕,反目成仇的近邻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案件的圆满解决,保护了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让双方当事人重归于好。(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